学习先进性别文化 助力女性成长成才——李凯辉副校长作2021年新生入学教育专题报告
日期:2021-10-01 21:15:05  打印本文







本网讯(学工部 刘国峰)为增强女性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,加深师生对先进性别文化和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解,鼓励女大学生做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的“四自”新女性,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,101日上午,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李凯辉为2021级全体新生作《女性性别及自我发展》专题报告,报告会由学生工作部(处)部(处)长刘利华主持。

因疫情防控需要,本次专题报告会仍采取“腾讯会议主会场+分会场”形式进行,各学院党委(党总支)书记或副书记、新生代表50余人在办公楼一会议室主会场聆听报告,2021级新生带班辅导员及新生2900余人在各分会场通过网络视频同步收看报告。

     报告中,李校长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概念入手,通过大量举例和对比阐述,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性别,尤其是对社会性别及社会性别角色(刻板印象)的理解。随后,李校长通过介绍法国存在主义作家,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经典代表作《第二性》的主要观点“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变成的”,引入性别平等的社会历程阐述。她通过对大量经典著作和主要人物的介绍,让同学们清晰地了解了性别平等的发展脉络。李校长又从国际、国内两方面介绍了妇女权益保障的发展,国际上,自1948年《世界人权宣言》提出“促进性别平等的基本人权公约”开始,到1979年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》“确立了两性实质平等的模式”,妇女权利保障不断加强;在我国,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宣布:男女平等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,在出台法律、制定政策、编制规划、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。然而,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原因,妇女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,针对妇女的各种形式歧视仍然存在,男女平等路程任重道远。

针对女性的自我成长与发展,李校长深入阐释了“四自”精神的提出背景与丰富内涵,还详细介绍了《汉娜阿伦特》、《21世纪我们做女人》、《在生命的来处等你》、《致橡树》等独立女性典范的故事,由此鼓励女院学子要注重自我成长与发展,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、终身运动的习惯、独立思考的习惯,努力在女子学院这片沃土上成长为新时代优秀女性。

(图:冯小烨  责任审核人:刘利华)

收藏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