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加项目学术考察团访问归来
日期:2007-12-07 16:10:17  打印本文

  经加方的协调与安排,中加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妇女权益保护学术考察团于2007年11月6日前往加拿大进行学术考察,这是项目安排的第二个赴加考察团。考察团由我校领导、教师以及省商务厅对外合作交流处的官员组成,我校副校长贺江平任团长。
    考察团这次主要拜访的是加拿大高等院校的女性研究中心,向加拿大从事妇女权益保护、性别研究、移民问题研究的专家学习,涉及温哥华、蒙特利尔、渥太华和多伦多四个城市的11所高校、2个政府机构/部门(加拿大国会和哥伦比亚省社区服务部)、2个非政府组织[青年、妇女、基督教协会(YWCA)和诺瓦妇女避难所(Nova House)]和1个商业协会[加拿大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(CME)]。11所院校分别是: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妇女/性别研究中心、卑诗理工学院、西蒙·弗雷泽大学妇女研究项目、麦吉尔大学妇女教育研究中心、渥太华大学妇女研究所、卡尔顿大学Pauliane Jewett妇女研究所、约克大学妇女研究院、乔治布朗学院、安大略省妇女教育研究中心、瑞尔森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和多伦多大学妇女/性别研究院。
    在与这些机构的负责人交谈和现场观摩过程中,考察团成员得到很多启发与教益:
    成熟的妇女/性别研究:加拿大的妇女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,多伦多大学、约克大学等多所高校早在20世纪60、7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研究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目前这些大学的妇女研究中心/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建制:有的成立独立的研究机构,有的甚至成立妇女研究院;拥有稳定的教学研究队伍;培养学生的层次较高,多数设立了博士计划;少数机构还拥有自己资料齐全的图书馆;为宣传与交流研究成果,他们还创办了妇女研究期刊与杂志;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也不断完善性别研究,在一些院校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。
   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:妇女研究中心的学者们都强调研究的跨国性和跨文化性。他们认为,在全球化背景下,与妇女相关的很多问题是全球性的、地域间相互关联的。例如,婴儿的跨国收养问题,东南亚、南亚女性劳工向发达国家的转移问题,青少年、性观念/行为与艾滋病的跨文化研究问题等等。在哥伦比亚大学,我校代表团成员听了一节性别研究导论课程时看到,在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,有着不同的肤色;在卡尔顿大学的妇女研究中心,接待的访问学者有来自埃及、危地马拉等。
    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:在硕士、博士的培养上,往往由女性研究中心和其他院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计划(program)。培养计划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,在哥伦比亚大学,修性别研究的学生们从本科阶段开始就要求就一个相关选题做presentation(演示);研究生自己筹办学术交流会议,编辑论文册。在师资配备上,这些大学的女性研究中心有一定的专职教师,再从其他学院如文学、艺术、科学、法学等聘请讲座教授开设相关课程。而攻读妇女性别研究学位的研究生,往往拥有自己的本专业,再选修妇女/性别研究的课程,将它作为研究的一个视角和工具,来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。
    这样培养出来学生往往具备开阔的视野,习得了多样研究方法,完成的学术论文也具有跨学科的价值。
    挑战传统的、人性化的妇女职业培训:访问的这些高等院校,除了妇女/性别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骄人成绩外,在对妇女的职业培训上也作了有益的探索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,卑诗理工学院开展的“为妇女发现技术工种项目”(discover trades for women program)。
    这些项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晚期,在联邦政府、省政府和学校的资助下推进实施,依托学校在理工科、技术培训方面的教学资源与师资优势,旨在培养技术女工,鼓励女性进入非传统的、由男人主导的行当,如管道工、车工、电器工、动力维修工和木工等。
    目前,项目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培训模式,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这些妇女职业特色的培训不仅改变了妇女的个人命运,而且发展了女性在工科、技术方面的潜能与信心,对于打破职业的性别分离,甚至改变传统的职业文化方面,都有着一定的冲击力。
    乔治·布朗学院目前还进行着对遭受家庭暴力、生活挫折的当地妇女和移民妇女的培训。还对他们辅以心理调适。非政府组织青年、妇女基督教协会(YWCA)则特别针对移民妇女开展培训,甚至学历教育资助,帮助她们在加拿大立足,并快速融入文化。
    为此,他们提供全程的就业辅导与咨询,包括培训前的测评、职业技能培训、求职技巧等内容。最为重要的是,他们针对移民妇女的培训是非常人性化的,不是毫无选择地做某一种类型的培训,而是在培训前,对每个人做人格测评与职业发展评估,为她们提供专业的职业发展建议与规划,希望能够让这些女性在就业过程中达到身、心、灵三位一体的和谐。
    多元化的项目资金筹措渠道:妇女性别研究与项目的实施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。加拿大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妇女相关项目资助,如乔治·布朗学院的小项目由安大略省政府与学校共同投入40万加元。
    诺瓦妇女避难所100万的筹集资金,省政府投资70%,自筹30%。自筹资金包括企业与个人的捐助,重点是吸引企业加入到妇女权益保护的共同事业中来。诺瓦妇女避难所的负责人介绍,他们的很多办公设备就是企业捐助的。
    YWCA有专门的融资顾问,负责组织的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问题,一方面是获得基金会的资助,另一方面是鼓励男性企业家的参与。在与该组织的会面中,一位男性,温哥华地区经济发展局主席,表示很多男性愿意加入到帮助女性、帮助社会,致力于人类社会完满的事业中来。
    两周的学习与考察对于我校今后拓展、深入性别研究,改革女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,解决我们开展妇女/性别研究项目所面临的资金瓶颈等问题,都有一定的启发。例如,在就“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妇女权益保护项目”交流时,对方的学者询问,我们的研究项目是否包括来自邻国的女劳工。这是我们研究中未曾关注的,也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查。在妇女/性别跨文化、跨国交流的研究中,国内学者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中国妇女,或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妇女,很少关注第三世界国家、伊斯兰国家、非洲国家的妇女问题。
    此外,加方的妇女/性别研究学者对中国妇女研究现状、重点、面临的问题怀有强烈的兴趣,特别是当我校代表团提及湖南独特的“女书文化”时,她们表露了对中国女性文化的强烈兴趣。

收藏本页